多学科合作呼吸介入技术助力烟台山

多学科合作

医院日前完成了一例支气管镜下行狭窄主气管电刀电切、冷冻、球囊扩张手术。术后,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大大提高。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的呼吸介入技术再上新台阶。

半年前,医院做过气管切开手术,后期因气管瘢痕增生、气管软化反复做过多次气管介入治疗,但呼吸状态时好时坏。

这位患者患有腰椎结核病,前几日因腰部疼痛难忍到医院东院区脊柱外一科寻求手术治疗。住院期间,该患者呼吸困难,三凹征明显,科室随请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会诊。费建文主任考虑到患者呼吸困难或为主气道气管切开术后瘢痕、肉芽组织增生所致,指示急查肺CT。检查显示,声门下约2cm处气管明显狭窄,狭窄段长约1.5cm,最窄处只有4mm。患者生命危险,一口痰就可能导致窒息,应该立即行镜下介入治疗。鉴于该手术风险高、难度大,遂建议紧急申请院级病例讨论,东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主任费建文、副主任医师韩进,东院脊柱外一科副主任杜伟,麻醉科主任魏福江及重症医学科专家及时参与讨论,一致认为该患者是良性病变导致的重度主气管狭窄,需进行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这种四级手术通常是在气管插管或硬质支气管镜保证通气及手术通道情况下进行,因狭窄位置离声门太近,不能进行气管插管,因此手术风险很大。而安全性高的永久气管切开术病人及其家属很难接受。经院级病例讨论和与病人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给患者做局麻加静脉复合麻醉支气管镜下电刀电切、冷冻、球囊扩张手术治疗。

术前,费建文主任再次跟患者家属交代治疗目的、手术风险及应急处理方案,并充分进行术前病情评估。微创手术室王紫丽护士长团队连夜准备急诊手术器材,做好应对大出血、窒息等风险的准备。韩进副主任医师先进行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发现距声门约2.8cm处可见气管环形膜状瘢痕狭窄,最狭窄处约4mm,治疗镜不能通过,与术前评估一致。费建文主任评估出血及气道壁损伤风险后,指示应用电刀进行扇形切开,在管腔瘢痕狭窄处反复进行二氧化碳冷冻治疗。然后将适宜型号的球囊导管自支气管镜活检钳工作通道送入,直视下将球囊导管送至气道狭窄部位进行扩张治疗。术中,麻醉科魏福江主任和张文红大夫实施静脉复合麻醉,尽可能减轻患者术中反应,全程监护,确保手术安全。东院重症医学科赵静主治医师也在全程监护,做好充分准备,一旦患者出现术中气管痉挛窒息,立即给予紧急微创气管切开。

在费建文主任、韩进副主任医师和张学峰主治医师的努力下,用时40分钟,患者狭窄支气管扩大恢复至正常的70%,呼吸困难立刻缓解。为后期的脊柱外科手术做了良好的呼吸道准备。术后,患者转入东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确保顺利度过术后水肿期。

另据了解,4月14日患者在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保证通气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脊柱科手术,并再次返回东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为尽早安全拔管,费建文主任指示气管经过电刀电切、冷冻、球囊扩张等治疗后,容易产生肉芽组织及坏死组织阻塞管腔,再次引起呼吸困难,导致拔管困难。费建文主任、韩进副主任医师在气管插管下再次对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镜下可见狭窄段气管恢复至正常90%,可见少许坏死组织,予活检钳钳取坏死组织,并再次在管腔瘢痕狭窄处进行二氧化碳冷冻冻融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气道管腔基本恢复正常。最后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在气管镜引导下拔出气管插管。

呼吸介入作为呼吸科一项重要的亚专业方向,近年来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呼吸内镜下的介入治疗挽救了众多肿瘤患者的生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亚专业发展,尤其重视人才培养及人才梯队的建设,先后安排多位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呼吸介入技术。目前,科室可开展支气管镜下良恶性气道肿瘤切除、肺部感染、间质性肺病的诊断治疗、超声支气管镜、异物取出、经支气管淋巴结穿刺活检、气道内电凝、圈套、二氧化碳冷冻、APC、气道内支架植入、药物注射、内科胸腔镜等介入治疗。

点击蓝色


转载请注明:http://www.zbgfw.com/fbgrzd/13744.html